楊松根會長(左)與黃敦平師兄(右)
編輯說明:每見到阿平師兄,他總是掛著淺淺的笑意,做事、談話都是不急不徐的,跟他在一起很容易就會有安全感。他的工作是戶外喜慶活動帳篷的搭設,可以算是耗體力的粗活,但是他對基金會,不論是體力或是金錢的奉獻,卻從不節儉。因為他的熱心和盡責,所以基金會麻煩他擔任常務監察人(無給職志工)。他曾經對他的子女說:「我賺的錢都不會留給你們,只有好的名聲要留給你們。」真是令人印象深刻。
加入基金會的因緣是二十多年前我父親往生之時,正好讀到地藏王經,經中說七七四十九天內可做功德迴向給亡者,在與我的兄弟姐妹商量後,決定把喪禮的結餘款拿出來做功德,可是不知到要找那一個單位,於是去問我師父,也就是王麗玉師姐,當時基金會正要成立,師父就介紹我認識林會長文輝先生,見面之後先是覺得跟林會長有緣,聽了他介紹基金會之後,也深深地認同林會長的大願,於是就加入了基金會。
坦白講,當時是我人生最低潮的時候,父、母親接連往生,工作又很不順利,林會長一直開導我、鼓勵我,他說行善是長久的,慢慢來不要急,只要不停地做,心境就會安定,無形之中就會從谷底爬上來。這簡單的提示,我謹記在心。後來工作穩定了,我真的感覺到行善對我的幫助。我曾經遇見一位老道士,他對我說我人生會有二位貴人,我一直不確定是誰,直到現在,我相信二位貴人一位是我師父,另一位就是林會長,其實二位可以說是一體的,也可以說是因為他們引我加入基金會,也讓我從低潮中掙脫出來。
剛開始加入基金會時,主要就是每個月捐一百元,然後在工作之餘也為會務出點力。後來林會長要我當委員,我回答認識的人不多,不容易募款,會長依然說先接受,募款慢慢來沒關係,我只好答應。可是我心裡覺得如果沒有找到會員,見到林會長時會感到不好意思,就把我的子女、親戚都列為會員,每人每月出一百元(有些是由我代墊),於是我就成為名符其實的委員了,也讓我跟基金會結合得更加緊密。
參加「慈惠愛心」二十年,讓我的心境一直保持著樂觀和正向,只要心裡想到基金會在這裡,就會浮現出善念,基金會就是一個讓人行善的平臺,而行善助人是每個人最重要的道路,踏上這條正確的路,就不會走錯方向,更不會走到錯誤的地方。看到許多會員的努力,更會激發自己要無私奉獻,這其實就是最容易、最方便的修身養性之道。對我而言,在我人生的最低潮時遇上基金會,它讓我慢慢地行善,一點一滴地累積,無形中也堅定了我的意志,讓我的人生有了改變,就好像讓我也起死回生了。所以我對基金會只有四個字可以形容,就是「無怨無悔」,我一定會以「慈惠愛心」作為我生活中最大的重點。
花蓮慈惠愛心基金會為響應尼泊爾大地震救濟需要,率先捐款十萬元,由紅十字會花蓮分會總幹事代表受捐,也希望藉由此舉能帶動各界能踴躍捐款,期能幫助尼泊爾重整家園
子分類
第 34 頁,共 34 頁